机械-液晶面板未来:教育平板市场可期
面板产业历经连续两年的低潮后,2013年由于少了新增产能的干扰,全球主要面板厂的营运逐步回归正轨,并陆续走出泥沼实现赢利。2013年下半年,市场更关心的是自2014年开始,新1轮以中国为核心的产能比赛即将展开。
目前全球4大面板生产基地分别为韩国、日本、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,相较于其他3者皆仰赖外销为消化产能的主要手段,中国大陆是唯逐1个具有庞大内需市场的面板生产基地。这样的优势在过去面板需求扶摇直上的年代其实不值得大书特书,但随着液晶电视、监视器和笔记本计算机等终端利用产品迈入高增长时间,对需求的掌控能力俨然凌驾于技术、资金、本钱、良率之上,成为扩充产能与否最关键的条件所在。
电视成高世代线市场
液晶电视市场向中国转移等契机,将转化为中国发展8.5代线的最有力的出海口。
过去,日韩品牌是全球液晶电视市场的主宰者,随着欧美液晶电视渗透率迈向高峰,液晶电视市场销售重心已逐渐从欧洲、美国等国家转向中国、印度、中南美洲等发展快速的新兴市场国家。
根据TrendForce的调查,2012年全球前10大电视品牌中,中国品牌仅占有3个席位,市场占有率为15.8%;而到了2013年,进入全球前10大的中国电视品牌数增加到4个,市场占有率拉升至21.9%。其中排名最高的TCL正式挺进全球前3大品牌。
液晶电视价格竞争日益剧烈,中国有充裕的劳动力、完全的零配件供应链、庞大的产能和高效率的生产管理,这些优势将逐步放大并影响海外电视市场,未来中国除满足内需的电视市场外,也将顺势成为全球其他地区最主要的电视生产制造基地。这些都将转化为中国发展8.5代线的最有力的出海口。
智能手机成消化产能支柱
庞大的智能手机需求,将构成1个稳定中国新面板厂投资后消化产能的重要支柱。
历经5个年头的更迭,智能手机正式迈入成熟期。当硬件规格的差异化越来越不明显时房屋被强拆怎么去处理,价格就成为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的主要根据。中国手机品牌除中、华、酷、联4家耳熟能详的龙头厂商外,还有如小米等近期崭露头角的厂商,这些品牌的共同点是不仿效Apple或Samsung等国际大厂的精品策略,而是以物美价廉的定位推行智能手机产品。
根据TrendForce的调查,2010年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唯16%。而2013年,中国手机品牌的比重已大幅增长至32%,出货量也从1700万部拉升至3亿台的范围,等于在4年内就增长了逾17倍。预估2014年中国品牌的比重将到达36%,为4.2亿部的可观数量。
过去,尺寸高达2200mm2500mm的8.5代产线,1般都被定位用来生产大尺寸电视面板,但是随着曝光设备与制程线宽的精细化,加上大世代薄型玻璃基板的量产,未来8.5代线生产的产品将不单单局限在电视面板上。庞大的智能手机需求,将构成另外1个稳定中国新面板厂投资后消化产能的重要支柱。
教育平板需求后市可期
教育平板市场发展是业界10分期待的下1个需求爆发点。
目前10分遭到消费市场欢迎的平板电脑发展历史不太短短4年的时间,特别是低价平板电脑更受消费者欢迎,这样的趋势在这1两年特别明显。中国白牌平板电脑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低廉的售价。
根据TrendForce的调查,2010年全球平板计算机市场95%都掌握在品牌厂商手中,但从2013年的情况来看,白牌平板电脑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越两成,并由于价格因素仍延续牵动平板电脑未来几年的销售成绩,白牌平板电脑预计将获得全球20%~30%的市场份额。
除以消费、文娱、休闲为主要诉求的平板电脑外,教育平板的市场发展更是业界10分期待的下1个需求爆发点。教育平板推行的业务模式与消费平板南辕北辙,中国具有庞大的人口红利,受教育人口总数更居全球之冠,政府对产业发展有高度的影响力,如能通过政策系统地推动国内教育平板的推行,将大量带动7英寸至10英寸面板的需求危房村委有权强拆吗,进而成为撑起8.5代厂投资的第3只脚。
中国延续投入8.5代线新增产能,将增进2014年成为全球面板产业竞争的新分水岭,各地区面板产业的竞争力势必重新洗牌。我国台湾厂商缺少内需市场,也缺少强有力的品牌作为出海口,对大陆市场有着高依存度,1旦大陆面板自给自足的能力快速提升,在订单排挤效应的发酵下,台湾面板厂商的营运势必首当其冲遭到冲击。韩国厂商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品牌实力与技术工艺上的出色水平,但近期面临品牌成长趋和缓技术领先优势缩小的挑战,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大陆,1场苦战恐怕1样避免不了。